曲阳县中小学校园创新引入3D雕刻工坊,非遗传承融入教育课堂

保定新闻网 阅读:14 2025-07-24 04:47:28 评论:0

近年来,曲阳县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,在中小学校园中创新引入3D雕刻工坊,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教育相结合,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。据悉,曲阳县中小学校园引入3D雕刻工坊后,非遗传承课时占比已超过20%,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曲阳县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。为让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,曲阳县教育部门积极探索创新,将3D雕刻工坊引入校园,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非遗的魅力。

3D雕刻工坊的设立,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,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技艺。工坊内配备了先进的3D打印设备,教师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,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程。学生们在课堂上不仅可以学习到3D打印的基本原理,还能亲手制作出各种精美的非遗作品。

在3D雕刻工坊,学生们可以接触到剪纸、泥塑、木雕、陶瓷等众多非遗项目。教师们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,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。例如,在剪纸课程中,教师会先向学生介绍剪纸的历史、特点以及制作方法,然后指导学生亲手制作剪纸作品。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,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,还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。

据悉,曲阳县中小学校园引入3D雕刻工坊后,非遗传承课时占比已超过20%。这一举措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。家长们纷纷表示,通过3D雕刻工坊,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,还培养了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。社会各界也认为,这种创新的教育模式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
此外,曲阳县还积极组织各类非遗文化主题活动,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非遗的魅力。例如,学校定期举办非遗文化展览,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,为学生进行现场教学。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,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。

总之,曲阳县中小学校园引入3D雕刻工坊,非遗传承融入教育课堂,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曲阳县的非遗文化将在年轻一代的传承下,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。

保定要闻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保定新闻网提供聚焦、健康、城建等8大民生板块及本地文化资讯,打造有温度的城市信息枢纽”,用关键词串联内容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