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守护动脉绿廊】博野首创"人工作业黄金周" 为百万棵行道树穿"抗菌甲"

保定新闻网 阅读:4 2025-05-12 17:16:49 评论:0

  【守护动脉绿廊】博野首创"人工作业黄金周" 为百万棵行道树穿"抗菌甲"

  5月3日清晨6点,博程路23公里路段亮起警示闪光。30名"树木医师"在晨雾中展开特殊会诊——他们手持改良版注胶枪,对准每棵国槐树干1.2米处,将含0.3%甲维盐的纳米缓释胶体精准注入裂缝。这是博野县交通局创新的"五一护绿行动",利用假期车流空窗期,对县域主干道实施"微创式"病虫害防治。

  相较于传统喷洒作业,该局自主研发的靶向涂抹技术可将农药利用率提升至92%。养护队长王建军展示的工具箱里,热成像仪、内窥镜与特制注胶枪组成现代植保"三件套"。"每棵树就像需要个性化诊疗的病人,"他解释,"我们先用仪器定位天牛幼虫藏匿的韧皮部空洞,再注入能在树体内缓释60天的生物药剂。"

  作业现场的数字化管理同样亮眼:北斗定位手环实时上传施工轨迹,AI系统自动生成树木"健康档案";移动警示车搭载的毫米波雷达,能在500米外感知来车自动切换警示信号。这种"人机协作"模式使施工效率提升3倍,五一期间完成博程、博温两条主干道共8.6万棵树木的防治。

保定新闻网

  "传统的周期性喷洒不仅污染环境,还可能增强害虫抗药性。"交通局生态养护科负责人指着树干上新旧虫孔解释,"现在通过微量精准施药,单株防治成本下降40%,对蜜蜂等益虫的误伤率降低97%。"配合该技术,养护队还创新"虫情预报二维码"系统,行人扫码即可查看路段树木健康数据。

  在温仁养护站,刚结束夜班的李师傅正向新员工传授"一触二闻三探查"诊断法。这支平均年龄28岁的专业队伍,每年接受中国林科院专家4次特训,80%持有林木植保证。"我们要让每棵行道树都成为会呼吸的生态传感器,"副局长张明辉说,"今年将在全县推广智能滴注系统,用物联网技术构建道路绿化免疫 *** 。"(注:文中技术人员操作场景可插入赵向军拍摄的系列过程影像)
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保定新闻网提供聚焦、健康、城建等8大民生板块及本地文化资讯,打造有温度的城市信息枢纽”,用关键词串联内容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