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投入连续三年超22%,我省财政支出再创新高
近年来,我国各地教育投入持续加大,教育质量不断提升。在众多省份中,我省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连续三年超过22%,全省领先,成为全国教育投入的佼佼者。
教育是国之大计、党之大计。我省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,坚持教育投入优先保障,不断提高教育经费投入水平。近年来,我省财政支出持续增长,教育投入占比逐年提高,为全省教育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。
据最新数据显示,我省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连续三年超过22%,全省领先。这一成绩的取得,得益于省委、省 *** 高度重视教育事业,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,加大财政投入,优化教育资源配置,努力提高教育质量。
首先,我省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。近年来,我省财政支出持续增长,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。在财政预算中,教育经费支出始终保持较高比例,确保了教育经费的稳定增长。同时,我省还通过设立专项资金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方式,进一步保障教育经费的投入。
其次,我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,提高教育投入效益。通过整合教育资源,优化教育布局,我省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。同时,我省还加大了对农村、贫困地区教育的扶持力度,努力缩小城乡、区域教育差距。
再次,我省注重提高教育质量,推动教育现代化。我省深入推进素质教育,加强课程改革,创新教育评价体系,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同时,我省还加大了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,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。
连续三年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超过22%,我省教育投入的成果已经显现。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,教育质量不断提高,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不断提升。
具体来看,我省教育投入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:
一是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。我省加大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,提高了教师待遇,改善了学校硬件设施,促进了基础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。
二是职业教育发展迅速。我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,加大投入,优化专业结构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。
三是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高。我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,推动高校“双一流”建设,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,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。
总之,我省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连续三年超过22%,全省领先,为全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在今后的发展中,我省将继续加大教育投入,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,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。
- • 京津冀首个元宇宙产业基地启动,微软、网易等20家企业入驻,引领产业新潮流
- • 顺平桃花节引入汉服旅拍,农家乐收入翻番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唐县古法太行夯歌数字化存档,5G直播万人合唱震山谷,传承千年文化新篇章
- • 高阳毛巾产业带直播基地盛大落成,日均发单量突破10万单,领跑北方家纺行业!
- • 保定低空经济覆盖应急救援、文旅体验,开启20+应用场景新篇章
- • 竞秀区乡村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站全覆盖,资源化率提升至85%
- • 唐县“留守儿童学业守护计划”全面启动,500名教师结对帮扶助力成长
- • 白沟箱包城开通中亚班列,保定制造直通阿拉木图,开启跨境贸易新篇章
- • “标准地+承诺制”改革升级,工业用地审批迈入“小时制”新时代
- • “家校社”协同育人示范区创建,评选百个示范社区,共筑青少年成长新篇章
- • “老调新声”戏曲大赛盛大启幕,AI评分系统助力唱腔还原度精准分析
- • “区块链+蔬菜”溯源系统上线,保定净菜扫码即知全程,食品安全再升级
- • 涞水县野三坡民宿管家培训班圆满结业,首批50名贫困户签约五星级民宿
- • 雄安新区数字农场在保定落地,无人机播种技术助力覆盖率同比提升40%
- • 保定与雄安共建“研发-转化”走廊,30个中试基地面向全球招商,共筑创新发展新格局
- • 保定方言保护工程正式启动,千名老人乡音数据收录入语音库
- • 职教中心职普融通实验班升学率突破九成,技能高考成绩再创新高
- 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保定名人体系纳入“世界记忆遗产”预备名录,传承千年文化瑰宝
- • 元曲文化周启幕,保定老调剧团复排明代原版《西厢记》传承经典
- • 顺平县农村养老食堂全覆盖,刷脸就餐政府补贴70%,温暖养老新篇章
- • 徐水刘伶醉古窖池开放研学之旅,游客定制专属酒曲体验独特酒香文化
- • 顺平县肠衣出口欧盟认证通过,助力40个村集体分红翻倍
- • 易县绞胎陶艺惊艳米兰家居展,签单2000万元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
- • “北京研发·保定制造”:河北京车智能列车助力亚运会,开启智能交通新时代
- •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对接会成功举办,保定揽资超800亿元
- • 全市教师体检全面覆盖甲状腺癌筛查,财政全额保障彰显关爱
- • 顺平县农村养老食堂创新服务,“送餐到家”助力养老生活更便捷
- • 顺平县试点“脑科学课堂”:神经反馈技术助力学生专注力提升
- • 高阳县纺织博物馆开设青少年实践课,百年织机操作纳入中考加分项,传承文化新举措助力学子成长
- • 涞源县高寒山区暖房改造圆满完成,特困户免费享受石墨烯取暖系统
- • 保定百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启动,农业用水效率提升35%
- • 保定阜平县木耳产业年产值破10亿,助力乡村振兴的“黑金”之路
- • 共享农机平台助力农业现代化,设备使用率提升3倍,农户生产成本降低40%
- • 涞水野三坡与北京十渡景区携手“一票通游”,年卡互认客流激增40%
- • 涞源县教师心理关爱中心启用,高原地区从教津贴提高30%:关爱教师,助力教育事业发展
- • 涞水打造“零碳乡村”,光伏+沼气循环系统助力年减碳2.3万吨
- • 全国首个柿子深加工产业园投产,冰柿产业链助力5万农户增收
- • 阜平县易地搬迁社区试点“数字菜篮”:App下单自提柜取平价菜,智慧生活新体验
- • 竞秀区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,课后服务补贴提高30% 助力教育事业发展
- • 顺平县肠衣沼气发电项目并网,助力贫困户实现绿色生活,每户年享1000度免费电
- • 唐县古中山国青铜器复刻大赛盛大开幕,亲子铸造饕餮纹礼器引领研学游热潮
- • “全民足球”计划启动:免费开放100个社区球场,助力全民健身新风尚
- • 望都辣椒太空育种基地成果落地,抗病新品种助力农户亩产增收60%
- • 顺平桃花节盛大启幕,桃木熏肉系列惊艳亮相,非遗技艺激活林果经济新活力
- • 阜平“荒山变梯田”工程流转土地2343亩,打造万亩高效林果基地
- • 高阳孝义河畔纺织船屋酒店:枕梭子声入睡,赠非遗印花床品,体验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
- • 涞水县野三坡村民自编地质实景剧,年演出收入超百万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保定新发地农贸市场建成京津冀最大冷链物流中心,助力区域食品供应链升级
- • 京津冀戏曲节落户保定,老调剧团将连演30场,传统艺术绽放新光彩
- • 白洋淀生态补水工程启动,保定段河道治理成效显著,助力水生态环境改善
- • 保定市工业经济稳步增长,新能源汽车产量强劲增长助力经济腾飞
- • 教育投入持续高增长,我省财政支出比例连续三年超22%,领跑全国
- • “一带一路”中医药论坛永久会址落户安国:传承千年国医,共筑全球健康未来
- • 探寻高阳孝义河畔:纺织船屋酒店与非遗印花床品的诗意栖息
- • 涿州影视基地携手国际特效团队,共创亚洲最大虚拟制片中心
- • 关汉卿元宇宙剧场内测启动,用户化身元杂剧角色畅游互动新天地
- • 中国电科太赫兹产业基地开工,引领太赫兹技术突破,打破6项“卡脖子”技术瓶颈
- • 望都县辣椒太空育种科普基地开放,贫困学子参与实验获科研奖金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安国药王谷百草汤泉别墅:AI体质检测引领个性化药浴新潮流
- • 涞源县七山滑雪场周边村冰雪经济兴起,贫困户滑雪教练月薪破8000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《马可·波罗与保定》:中法合拍纪录片,易县取景地成网红打卡地
- • 《定兴非遗“黄金台传说”华丽转身,话剧舞台巡演20城场场爆满,传承文化魅力无限》
- • 阜平晋察冀红色文化节创新体验:沉浸式行军剧本杀,重温革命岁月穿草鞋走百里挑粮小道
- • 驴肉火烧中央厨房辐射京津冀,日产20万个助力冬奥村供应
- • 保定焖子技艺申报地理标志,冷链包装助力传统美食进军大湾区
- • 顺平鲜桃48小时冷链直达冬奥村,订单农业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博野县启动万亩古梨树基因图谱计划,打造全球更大梨种质资源库
- • “安国药膳茯苓驴肉饼荣膺药监认证,引领健康食品产值突破亿元大关”
- • 深圳深保产业园扩容至5000亩,20家上市公司北方总部签约,北方产业布局再升级
- • 高阳土布时装秀惊艳米兰设计周,非遗蓝染工艺闪耀欧洲时尚界
- • 安国市中医药扶贫药房启用,低保户扫码领药不花一分钱,助力健康扶贫新篇章
- • 高碑店豆腐丝盲盒惊世登场,隐藏款含24K金丝纪念版引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