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定发布“国际文旅名城”十年规划,打造8大文化地标,助力城市转型升级

近日,保定市 *** 正式发布了“国际文旅名城”十年规划,旨在通过打造8大文化地标,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,推动保定市从传统工业城市向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转型升级。
保定,这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,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探索城市发展的新路径。此次发布的“国际文旅名城”十年规划,正是保定市在新时代背景下,推动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。
根据规划,保定市将重点打造8大文化地标,分别为:保定古城墙、莲池公园、直隶总督署、白洋淀湿地、野三坡风景区、易水湖、清西陵和满城汉墓。这8大文化地标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,同时也是保定市独特的旅游资源。
首先,保定古城墙作为保定市的标志性建筑,将进行全面的修复和保护,使其成为游客了解保定历史的重要窗口。莲池公园作为保定市的文化心脏,将进一步提升公园的文化内涵,打造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。
直隶总督署,作为清代直隶省的更高行政机构,见证了保定市的辉煌历史。规划中,直隶总督署将被打造成一个集历史文化展示、旅游观光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地标。
白洋淀湿地、野三坡风景区、易水湖等自然景观,将依托其独特的自然资源,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旅游目的地。清西陵和满城汉墓作为世界文化遗产,将继续加强保护和开发,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。
在打造这8大文化地标的过程中,保定市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:
一是加强历史文化保护。对保定市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调查、保护和修复,确保文化地标的历史价值得到充分体现。
二是提升旅游服务水平。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旅游服务质量,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、舒适的旅游体验。
三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。以文化地标为核心,带动相关产业发展,形成产业链条,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。
四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。通过举办国际文化旅游节等活动,加强与国内外城市的交流合作,提升保定市的国际影响力。
通过实施“国际文旅名城”十年规划,保定市将实现以下目标:
一是提升城市形象。通过打造8大文化地标,展示保定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,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。
二是促进经济发展。依托文化旅游产业,带动相关产业发展,增加就业岗位,提高居民收入。
三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。通过改善城市环境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,让市民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。
总之,“国际文旅名城”十年规划的发布,标志着保定市在新时代背景下,推动城市转型升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不久的将来,保定市必将成为一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名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