涞源县废弃矿坑变身冰雪训练基地,贫困户月薪6000元喜当造雪师
近年来,随着我国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,各地纷纷将废弃矿坑等闲置资源进行转型利用,涞源县便是其中之一。在这个位于河北省的山区小县,一座废弃矿坑经过精心改造,如今已华丽转身成为了一座现代化的冰雪训练基地。而更令人欣喜的是,这里的贫困户们也凭借着自己的辛勤劳动,月薪高达6000元,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。
涞源县地处太行山区,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。然而,由于地理位置偏远、交通不便,这里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,当地 *** 积极寻求转型发展之路。在经过多次考察和论证后,决定将废弃矿坑改造成冰雪训练基地。
废弃矿坑原本是涞源县的一个经济负担,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,还存在着安全隐患。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,当地 *** 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造。经过一年多的努力,废弃矿坑成功转型为集滑雪、滑冰、冰壶等多种冰雪运动于一体的综合性训练基地。如今,这里已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冰雪运动训练基地。
在冰雪训练基地的建设过程中,当地 *** 充分考虑到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。为了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能就业,基地优先 *** 当地村民,特别是贫困户。在众多应聘者中,张师傅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和技能,成功应聘为基地的造雪师。
张师傅今年50岁,家中还有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。过去,他一直在外地打工,生活并不富裕。自从基地建成后,他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,成为了基地的一名造雪师。月薪6000元,对于张师傅来说,不仅解决了家里的经济问题,还让他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。
“以前在外面打工,每个月只有3000多元的收入,生活压力很大。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找到这么好的工作,月薪还这么高,真是太好了!”张师傅激动地说。
涞源县废弃矿坑转型冰雪训练基地的成功,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还为贫困户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。据了解,基地目前共有员工100余人,其中贫困户占比超过60%。在基地工作的贫困户们,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,不仅实现了脱贫致富,还学到了一技之长。
涞源县废弃矿坑转型冰雪训练基地的成功经验,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。在今后的发展中,我们相信,更多的废弃资源将被充分利用,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。同时,也让更多贫困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,实现共同富裕。
- • 12岁少年石雕作品入藏故宫博物院,曲阳石雕传承新篇章
- • 天峋创新无人机再创佳绩,斩获中东20亿元订单,助力低空经济出海提速
- • 河北大学与保定企业携手共建“碳中和”技术实验室,助力绿色低碳发展
- • 槐茂酱菜非遗工坊助力太行山区振兴,留守妇女生活焕新颜
- • “双师型”教师占比提升至65%,企业工程师驻校授课常态化:职业教育改革再迈新步伐
- • 阜平县黑崖沟村创新模式:光伏板下种灵芝,每亩地年收益达8万元
- • 东湖片区综合管廊竣工,助力破解城市“马路拉链”难题
- • 涞源冰雪文化节盛大启幕,冰雕长城剧场《戚继光戍边》冰上实景剧震撼首演
- • 望都辣椒智慧种植园启用,无人机授粉助力亩产提升30%
- • 安国中药材数字化交易平台正式上线,药农线上销售额占比高达65%
- • 保定元宵灯会创吉尼斯纪录,10万盏手工灯点亮古城墙,古城焕发新光彩
- • 涞源县投入3亿元实施“高原教育振兴计划”,打造高寒地区智慧校园新标杆
- • 蠡县百年老调剧团创排《颜元传》,荣获国家级非遗保护资金,传承戏曲文化新篇章
- • 唐县古长城全息投影秀惊艳开演,数字戍边将士与游客互动合影
- • 保定冬至万人饺子宴,驴肉馅料消耗量刷新全国纪录,传承民俗魅力
- • 阜平县光伏电站公益岗位助力脱贫家庭,照亮乡村振兴之路
- • 保定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成效显著,610.8万亩农田实现“旱涝保收”
- • 深圳园二期盛大开工,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与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创新
- • 博野梨木精油护肤品签约北美订单,千年古梨树助力10亿级产业链崛起
- • 望都辣椒指数正式纳 *** 合国粮农组织价格监测体系,助力全球辣椒产业健康发展
- • 非遗瑰宝“保定老调”绽放国家大剧院,传统戏曲焕发新生
- • 无人机植保服务队成立,万亩农田作业成本降低60%,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
- • 阜平县悬崖村“秸秆龙舟”申遗成功,20米巨龙端午竞渡唐河,传统民俗焕发新活力
- • 保定公租房新政全解析:防诈秘籍+智能申请一册通
- • 望都县辣椒太空育种基地落成,抗病品种亩产突破2000公斤,助力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
- • 涞源七山滑雪场携手芬兰团队,共筑2025中芬冬季运动年盛事
- • 职教活动周精彩纷呈:3D打印考古文物,校企合作开发文化IP
- • 奶牛场沼气发电项目并网,助力实现年碳减排量等效植树百万棵
- • 曲阳石雕元宇宙展厅盛大上线,数字藏品交易额三月突破2000万元
- • 保定老字号直播带货季盛大开启,马家老鸡铺单日销售额突破百万!
- • 直隶总督署数字化复原清代场景,游客量同比激增40%,历史文化的魅力再放异彩
- • 野三坡音乐节烤全羊大放异彩,单日售出500只,碳减排认证吸引环保食客
- • 京津冀联合招商平台上线,保定专区发布182个重点项目,助力区域协同发展
- • 保定荣获“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城市”称号,彰显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认可
- • 竞秀区劳动技能竞赛盛大开幕,32所学校同台竞技烹饪与3D打印技艺
- • 清西陵发现罕见清代御赐石碑,或改写皇家陵寝研究史
- • 唐县山区学校营养餐升级,太行山跑山猪肉制品成标配,助力学生健康成长
- • 望都县辣椒太空育种实验招募贫困学子,科研之路助力升学加分
- • 顺平肠衣逆势增长30%,欧盟新认证肠衣肽膜技术全球独家引领行业发展
- • 保定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,城乡差距持续缩小展现和谐发展新态势
- • 区块链技术助力农业溯源,80%特色农产品实现全程透明
- • 阜平县晋察冀边区旧址焕新姿,“红色电台体验”助力传承革命精神
- • 槐茂酱菜匠心独运,推出“时间窖藏”系列,百年老缸微生物群获专利保护
- • 涞水县召开教育强县誓师大会,明确六大攻坚行动路线图,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
- • 曲阳北岳庙石雕修复体验营开课,游客亲手参与千年文物除尘养护
- • 高阳县纺织工人家属院改造竣工:百年苏式建筑焕新颜,变身网红打卡地
- • 《马可·波罗与保定》:中法合拍纪录片,易县取景地成网红打卡地
- • 望都辣椒博物馆打造“辛辣感官实验室”:VR体验辣椒全球之旅,从种植到舌尖的奇妙之旅
- • 顺平肠衣产业园建成全球首条零碳生产线,获欧盟绿色认证,引领绿色制造新潮流
- • “跟着火烧游保定”:探寻非遗美食之旅,串联20处工坊风情
- • 高阳县农村智慧电网改造完成,停电时长缩短至5分钟以内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全国最大蚯蚓粪有机肥基地正式投产,年处理秸秆20万吨助力绿色农业发展
- • 博野古梨树碳汇交易体系发布,千年梨树年固碳价值突破万元大关
- • 唐县太行山跑山猪区块链溯源系统上线,每头猪溢价2000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高阳县纺织产业孵化园盛大开园,助力3万人就业,月均工资突破6000元
- • 涞源县腊月二十三冰雪祭灶,冰雕灶王爷亮相七山滑雪场,传承民俗魅力
- • 曲阳县石雕NFT数字藏品上线,拍卖收益全额返还贫困工匠,助力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
- • 望都辣椒主题图书馆开馆,全球3000种辣椒文献免费查阅,辣椒文化盛宴启幕
- • 博野县梨农创新之举:梨树共生葬,让骨灰盒嫁接古树,萌发新枝
- • 保定变压器产量增长77.4%,电力装备产业领跑华北市场
- • 涞源县野三坡“百里峡夜游”首开,萤火虫星空栈道成京津冀避暑新地标
- • “数字刘备惊艳亮相文博会,三国文化互动体验再升级”
- • 阜平食用菌产业崛起,年产值突破10亿元,深山小县变身“华北菌都”
- • 5G智慧大棚助力农业发展,亩均增产30%创新案例全国推广
- • 高阳县“织女诞”万人梭子舞刷屏,抖音播放量破2亿,传统民俗魅力再展风采
- • 保定军校文物赴俄展出,揭秘中俄近代军事合作渊源
- • 唐县庆都山唐尧文化园盛大开放,上古部落Cosplay活动引爆热潮
- • 燕昭王黄金台遗址考古取得突破,战国时期招贤竹简重见天日
- • 财经部与计算机部教师跨学科教研,共解职普融通教学难题
- • 高阳县纺织园区“妈妈驿站”升级,女工带娃上班两不误,免费托育与哺乳室助力职场妈妈
- • 竞秀区打造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,社区服务网点实现千余个全覆盖
- • 华北电力大学研发新型储能技术,为保定新能源产业注入新活力